中文名称:木糖葡萄球菌
拉丁名称:Staphylococcus xylosus
主要用途:质控菌株、培养基检测、食品检测
其它保藏中心编号:JCM 2418=ATCC 29971=BCRC 12930=CCM 2738
培养温度:37℃
培养时间:24-48h
规 格 :支
类型:二代斜面
用途: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用、无菌检验用阳性对照菌种,抗生素效价检验检验用菌种;国标(GB4789)行标(SN)检验中阳性对照菌株,企事业单位食品检验、高校实验室等质控及科研用菌。
使用说明:拿到菌株后可直接使用,也可以活化一代后使用.
菌种来源:菌种由国内外菌种保藏中心(ATCC、CMCC、CICC、NCTC等)提供的冻干菌株(0代)复苏活化后传代培养,所生产的菌株全部为第2代。
均可提供检验报告及发票
微生物检测斜面质控菌种使用说明书 :
1.玻璃试管打开方法:开启玻璃试管前,用 75%酒精棉消毒玻璃试管表面,在无菌条件下,打开玻璃试管上盖。
2.菌种使用方法:本菌株可以直接使用,但为了保证菌株活力,使用前建议转接活化一次。方法为在无菌条件下,用无菌接种环挑取斜面菌株一环,转接到相应培养基(见附表)斜面或平板培养,即可使用。
3. 培养后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,并检查其纯度,如发现纯度不能满足要求时,应选用适合该菌种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,并按推荐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,培养后观察目标菌的菌落特征与生化特征,挑取典型菌落做纯培养后再使用。
4. 本菌种暂不使用时,按附表要求进行保存。
5. 本菌株为 2 代菌种,菌种使用 5 代后建议弃置。
6. 菌种购买后应在保质期内使用。
注):购买后请及时使用,如发现菌种异常或污染等情况,请在购买之日起 1 个月内与我们联系。本菌株适用于科研、教学及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,
禁止用于人体,否则后果自负。
相关产品:
大肠埃希氏菌 | ATCC25922 |
大肠埃希氏菌 | ATCC8739 |
大肠埃希氏菌 | ATCC35218 |
大肠埃希氏菌 | CMCC(B)44102 |
大肠埃希氏菌 | CMCC(B)44103 |
大肠埃希氏菌 | 8099 |
大肠埃希氏菌O157 | NCTC12900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 ATCC6538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 ATCC29213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 ATCC25923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 ATCC43300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 CMCC(B)26003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 MRSA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 ATCC12600 |
白色葡萄球菌 | 8799 |
表皮葡萄球菌 | CMCC(B)26069 |
表皮葡萄球菌 | ATCC12228 |
藤黄微球菌 | CMCC(B)28001 |
粪肠球菌 | ATCC29212 |
屎肠球菌 | ATCC19434 |
无乳链球菌 | ATCC13813 |
马红球菌 | ATCC6939 |
鼠伤寒沙门氏菌 | ATCC14028 |
鼠伤寒沙门氏菌 | CMCC(B)50115 |
肠炎沙门氏菌 | CMCC(B)50335 |
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| CMCC(B)50093 |
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| CMCC(B)50094 |
伤寒沙门氏菌 | CMCC(B)50071 |
福氏志贺氏菌 | CMCC(B)51572 |
宋内志贺氏菌 | CMCC(B)51592 |
痢疾志贺氏菌 | CMCC(B)51105 |
痢疾志贺氏菌 | CMCC(B)51252 |
单核增生李斯特菌 | ATCC19115 |
单核增生李斯特菌 | CMCC(B)54002 |
单核增生李斯特菌 | ATCC19111 |
英诺克李斯特菌 | ATCC33090 |
阪崎肠杆菌 | ATCC29544 |
阪崎肠杆菌 | ATCC51329 |
阴沟肠杆菌 | CMCC(B)45301 |
产气肠杆菌 | ATCC13048 |
产气肠杆菌 | CMCC(B)45103 |
肺炎克雷伯氏菌 | CMCC(B)46117 |
铜绿假单胞菌 | ATCC27853 |
铜绿假单胞菌 | ATCC9027 |
铜绿假单胞菌 | ATCC15442 |
铜绿假单胞菌 | CMCC(B)10104 |
荧光假单胞菌 | AS1.55 |
恶臭假单胞菌 | ATCC49128 |
嗜水气单胞菌 | AS1.1801 |
弗氏柠檬酸杆菌 | ATCC43864 |
枯草芽孢杆菌 | ATCC6633 |
枯草芽孢杆菌 | CMCC(B)63501 |
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 | ATCC9372 |
短小芽孢杆菌 | CMCC(B)63202 |
蜡样芽孢杆菌 | CMCC(B)63301 |
蜡样芽孢杆菌 | CMCC(B)63303 |
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| ATCC7953 |
苏云金芽孢杆菌 | ATCC10792 |
巨大芽孢杆菌 | ATCC14581 |
蕈状芽孢杆菌 | ATCC10206 |
地衣芽孢杆菌 | ATCC11946 |
鲍曼不动杆菌 | ATCC19606 |
粪产碱杆菌 | ATCC8750 |
粪产碱杆菌 | CMCC(B)40001 |
普通变形杆菌 | CMCC(B)49027 |
奇异变形杆菌 | CMCC(B)49005 |
粘质沙雷氏菌 | CMCC(B)41002 |
副溶血性弧菌 | ATCC17802 |
非O1霍乱弧菌 | VBO |
类志贺邻假单胞菌 | ATCC14029 |
鼠李糖乳杆菌 | ATCC7469 |
干酪乳杆菌 | AS1.1482 |
植物乳杆菌 | ACCC11095 |
植物乳杆菌 | ATCC8014 |
生孢梭菌 | CMCC(B)64941 |
生孢梭菌 | ATCC19404 |
黑曲霉 | ATCC16404 |
黑曲霉 | CMCC(F)98003 |
桔青霉 | ATCC1109 |
绳状青霉 | GIM3.104 |
产黄青霉 | AS3.546 |
米根霉 | AS3.866 |
黄曲霉 | AS3.3950 |
白色念珠菌 | ATCC10231 |
白色念珠菌 | CMCC(F)98001 |
热带念珠菌 | ATCC1369 |
光滑念珠菌 | ATCC15126 |
克柔念珠菌 | ATCC34135 |
酿酒酵母 | ATCC9763 |
酿酒酵母 | ATCC9080 |
粉状毕氏酵母 | AS2.705 |
新型隐球菌 | ATCC32045 |
细黄链霉菌 | ATCC13231 |
绿色链霉菌 | LWCC4002 |
玫瑰色链霉菌 | LWCC4003 |
灰色链霉菌 | LWCC400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