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MCC菌株与ATCC菌株存在多方面的区别,以下是对这两者的详细对比:
CMCC菌株:来源于中国医学细菌保藏中心,该中心是我国权威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,致力于收集和保藏各类医学微生物菌种,以满足科研、教学、医疗以及公共卫生等多方面的需求。
ATCC菌株:来源于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(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),该机构是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,收藏了众多珍贵的微生物菌种资源,并致力于为全球的科研人员提供高品质的菌种产品与专业服务。
CMCC菌株:主要聚焦于医学细菌领域,拥有79属、475种、10202株、230000多份国家标准医学菌(毒)种。这些菌种在国内医学相关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,能满足国内在疫苗生产、诊断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菌种的需求。但相对而言,资源类型较为单一。
ATCC菌株:拥有近29000种不同品系,包括3000多种细胞株、15000多种菌株、2500多种动植物病毒株以及重组物质等。其资源极其丰富多样,能满足全球不同领域科研和产业对多种类型生物资源的广泛需求。
CMCC菌株:在中国国内遵循严格的国家标准和质量控制流程,对医学细菌的收集、鉴定、保藏、分发等环节严格把关。其菌种在国内医学应用场景下具有高质量保障,为国内医疗和药品生产等相关行业提供了可靠的菌种资源,在国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。
ATCC菌株:拥有一套成熟且被国际广泛认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体系。其对生物资源的质量把控严格,是国际上生物标准品资源的重要提供中心。ATCC菌株在全球科研和产业界具有极高的权威性,为国际科研合作和跨国研究提供了标准资源。
CMCC菌株:主要服务于中国国内的疾病控制机构、医学科研院所、教学机构、食品/药品和生物制品生产企业、质量检验和检测机构等。在国内的资源共享和服务较为便捷,为中国本土医学科研提供了关键的微生物资源支持。
ATCC菌株:服务范围覆盖全球。其资源被全球科研人员广泛用于基础生物学、医学前沿研究等,为国际间跨学科、跨领域的大型科研项目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。尽管ATCC菌株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,但对于国内一些小型科研机构或企业来说,获取ATCC的菌种可能面临一定的手续和成本问题。
综上所述,CMCC菌株与ATCC菌株在来源、归属、菌种保藏的种类和范围、质量标准与权威性以及应用领域与服务范围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。在实际应用中,科研人员和相关机构会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菌种保藏中心。
温馨提示:试剂为科研质控使用,不可用于临床及人体!非药用,非食用。